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湖北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扩容 楚能新能源宜昌基地今天投产

来源:湖北网    时间:2023-08-29 09:37:23


(资料图片)

今天,总投资600亿元的楚能新能源宜昌生产基地正式投产,这标志着湖北新能源电池产业再扩容。

上午,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内,22条生产线同步开工运行。这是楚能新能源在湖北正式投产的第三个基地。

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:“可生产超过20款产品,其中动力产品涵盖乘用车、商用车、船舶、重卡等领域;储能产品涵盖用户侧、商业侧、电源侧、电网侧等应用场景。”

楚能新能源宜昌基地,从去年8月开工到今天投产,仅用了一年时间。该项目对宜昌打造“电化长江先导区”有重要意义,标志着宜昌在新能源电池产业上补齐了电池研发制造的最后一环,构建了从矿产资源,到电池材料提供,再到装备制造生产的全产业链闭环。

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汉洪:“宜昌紧扣产业基础和资源要素这两大优势,不断加快新能源电池产业空间布局,在姚家港和宜都化工园集中布局电池材料产业,在猇亭、夷陵、高新区布局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制造项目,形成良好产业生态,加快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区。”

作为湖北本土首家新能源电池企业,经过近两年的建设,目前,楚能新能源武汉、孝感和宜昌三大生产基地已相继投产,总产能达350GWh。在加速生产制造的同时,企业还不断提升研发端实力,成立楚能研究院,请来了6位国字号专家,在电池容量、寿命上做文章。

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黄学杰:“这些专家是各有绝招的,有的是在系统技术,有的是在新材料技术,有的是在新电池品种,共同为未来研发一代、储备一代做项目的咨询。”

今年初,湖北出台了《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》,提出要增强关键零部件基础配套和备份能力。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控制系统之一的新能源电池,是湖北近年来正在培育的新兴产业。目前,湖北已经聚集了宁德时代、中创新航等70多家新能源电池企业,基本形成“电池基础原材料生产—关键部件制造—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—废旧电池循环再利用”的全生命周期循环产业链,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。

(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嵬毅 田畅 胡文超 宜昌台 夷陵台 实习编辑 李骕雨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)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